第102章 什么,你怎么知道《那些年》火了?
余简以为江晟是开玩笑的。
可实际上,江晟在藏剑工作室这边跟余简进行了简单的沟通之下,然后就大摇大摆的朝着璨星集团影视部那边走了过去、
江晟在璨星集团这么多年,在影视部当然也有熟人。
手里带着之前给余简的那张A4纸,招摇过市。
“什么,你怎么知道余简和我之前决定投资要拍的那部电影排片量百分之三就拿到了接近一千万的票房?”
“我也没到处说啊。”
“哈哈哈哈。”
在影视部这边的几个老友看着江晟脸上洋溢着的笑容,颇显几分无奈。他们又不是李好谊,本身跟江晟关系也还行,这个时候不可能伸手去打笑脸人。
只是劝江晟行事不要这么招摇。
江晟则是哈哈大笑。
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在璨星集团各大部门那都是横着走的,除了大老板以外,才不会去管其他人的看法呢。
其实影视部这一次的新作《云水剑》质量还算不错,首日票房六千多万也证明了其实力。
算是一部中规中矩,能够为璨星集团带来不少盈利的电影。
可如果换算一下投资收入比例的话,在《那些年》这部电影面前似乎又显得有些不太够看。
李好谊今天一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她的办公室玻璃是透明的,签署某个文件的时候正好看到江晟在影视部高谈阔论。
一时之间咬牙切齿。
“小人得志!”
“这不是小人得志是什么?”
“有什么可狂的,这只不过是个首日票房而已,九百多万很值得骄傲吗!?”
“笑到最后,才能笑的最甜!”
望着江晟得意的样子,李好谊险些咬碎一口银牙。
……
……
江晟的过度招摇,也让影视部这边很多员工对《那些年》这部电影的讨论度一下子就上来了。
普通员工获取消息的渠道当然没有江晟来得多,来得迅速。
六月二日还是工作日,很多人知道《云水剑》和《那些年》这两部电影都是在六月一日上映,但是对于具体的票房数据却所知不多。
可每个群里都会有一个信息传达者。
俗称吃瓜群众。
他们总是会有很多很多个不一样的群聊,然后从各种各样的群聊中获得一手信息。
江晟耀武扬威的走了,回到音乐艺人部继续工作。
但是这些吃瓜群众们可不会这样子就善罢甘休,很快在就彼此的小群里面交流了起来。
“《那些年》这部电影的票房很好吗?江晟怎么这么狂?”
“嘿嘿,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那些年》这部电影昨天首日票房九百四十万,上座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七!”
“这么牛逼吗?那《云水剑》呢?”
“云水剑?就那样吧……首日票房六千多万,总票房我估计能奔着十几亿去,肯定能赚钱,但是能赚多少就不知道了。”
“那江晟狂什么?”
“投资啊!《那些年》这部电影,我听说啊加起来的成本也才五百多万,五百多万啊,余简还为这部电影写了首歌。”
“音乐部那边光是靠这首歌,就把《那些年》这部电影的成本给赚回来了。”
“嘶……”
在经过吃瓜群众们的讨论、分析,很多人也逐渐知道了江晟今天为什么会来影视部耀武扬威了。
如果《那些年》这部电影维持首日票房的上座率和状态的话,极有可能会是影视圈子里一个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
可《那些年》这部电影做的到吗?
也有人发出了同样的疑问。
在上湖市齐氏集团的总部。
齐杰夫的办公室里,秘书方怡也在给他看这一次暑期档的票房纪录,遥遥领先的《枪火兄弟》自然不用多谈。
齐杰夫是一个很自律的人,六十多岁了却依然奋斗在影视圈一线,很多项目的策划书甚至都是齐杰夫自己亲自拍板做决定的。
长期的决策、影坛浮沉,齐杰夫看惯了潮起潮落。
于是乎更清楚的知道想要在内容行业长盛不衰,那么把握住目前观众们的喜好、市场上的风向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很多时候齐杰夫都是把市场上的一些口碑好、票房高、上座率高的一些电影仔细去看。
方怡也会给齐杰夫提供一些筛选。
而这一次暑期档,方怡向齐杰夫推荐的就是这部《那些年》。
“这部电影我们做过数据核算,上座率很高,而且观众们的口碑也都还不错。我个人预计,这部电影可能会是整个暑期档的一匹黑马。”
“这么看好?”戴着金丝眼镜,整个人显得儒雅随和的齐杰夫看起来有些惊讶。
方怡则是果断点头:“我觉得如果按照《那些年》的这个路子来弄的话,青春校园电影或许会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以小博大的一个风潮。”
“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公司立项几个类似的电影项目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