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的征调令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注入了濒临崩溃的清河村。邻村百名壮丁在衙役的押送下,带着沉甸甸的石料和锃亮的铁锹镐头,踏着泥泞抵达。沉寂绝望的工地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人力的充沛、工具的趁手,尤其是那五十方棱角分明、大小合用的块石碎石,如同雪中送炭,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斗志。
泄洪沟渠的挖掘进度一日千里!分水口的位置,按照萧砚朱砂批注的要求,铺设了厚厚三层碎石,如同为洪水准备了一条坚固的滑道。主沟渠在李大锤带来的精壮人手和趁手工具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荒滩延伸。老石匠赵伯带着徒弟,严格按照图纸和萧砚加注的要求,在关键弯道处砌筑起坚实的护坡。末端消能区,柴排一层层铺得又厚又密,如同巨大的缓冲垫。
主堤的加固也因人手和石料的补充而大大加快。整个清河村,变成了一架高效运转的巨型机器,在沈微的统筹调度和王大山等人的带领下,疯狂地抢在洪水之前,构筑着生命的防线。
沈微几乎住在了工地上。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穿梭在主堤和泄洪沟之间,协调人员,检查质量,处理突发状况。星图的能量储备早已跌入个位数(【能量储备:8.5%】),核心功能时断时续,物质转换“固土胶”变得异常艰难,每一次调用都伴随着系统尖锐的警告和大脑针扎般的刺痛。她只能依靠自身越来越模糊的记忆和判断力,强撑着指挥大局。疲惫如同跗骨之蛆,身体沉重得仿佛灌了铅,但她的眼神却亮得惊人,那是一种被责任和希望点燃的火焰。
就在泄洪沟渠主体即将贯通,主堤加固进入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一匹快马带着县衙的令牌,踏着泥水飞驰入村。
“沈姑娘何在?县令大人有令,召沈姑娘即刻前往县衙问话!”传令的衙役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刹那间,喧嚣的工地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忙碌的身影都停了下来,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沈微身上。担忧、紧张、茫然……种种情绪在人群中弥漫。县令大人此时召见沈东家?是福是祸?
王大山、李铁柱等人下意识地围拢过来,脸上写满了紧张:“东家……”
沈微的心,猛地一沉。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那份超越时代的图纸,果然引来了萧砚的审视。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思绪和身体的极度不适,脸上挤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声音尽量平稳:“大家不必担心,继续干活!我去去就回。工期不能耽误,洪水不等人!”
她转向青禾,低声吩咐:“青禾,替我取那身素净的细棉布衣裙来,再打盆水,我简单梳洗一下。” 她不能满身泥泞、形容憔悴地去见那位心思深沉的县令。
县衙,威严而肃穆。朱漆大门,高耸的鼓楼,手持水火棍肃立的皂隶,无不散发着权力机构的冰冷气息。沈微跟在引路的衙役身后,穿过深深的回廊。她的心跳得很快,咚咚咚地撞击着胸腔,手心一片冰凉湿滑。与面对王有财时的愤怒不同,此刻她感受到的是一种源自阶级鸿沟和秘密可能被窥破的、更深沉的紧张与压迫。
引至一处清雅的书房外。衙役躬身通报:“大人,沈姑娘带到。”
“进来。”一个清朗沉稳的声音从门内传来,听不出喜怒。
沈微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衣襟,推门而入。
书房内光线明亮,陈设简洁而雅致。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萧砚正端坐着。他并未身着官服,而是一身月白色的常服,更衬得他面如冠玉,气质清贵。他手中正拿着一卷书,见沈微进来,方才缓缓放下,抬眸望来。
那目光,平静无波,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瞬间穿透了沈微强装的镇定,让她感觉自己所有的伪装都无所遁形。她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他目光扫过她因连日劳累而略显苍白的脸颊,扫过她眼中无法完全掩饰的疲惫和紧张。
“民女沈微,拜见县令大人。”沈微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依礼深深一福,姿态恭谨。她知道,任何一丝慌乱都可能成为致命的破绽。
“沈姑娘免礼。”萧砚的声音很平和,听不出任何责难之意,甚至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温和,“坐吧。”
“谢大人。”沈微依言在书案下首的一张圆凳上小心地坐了半个身子,背脊挺得笔直,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书房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和更漏滴答的声音。这沉默,却比任何质问都更令人窒息。沈微只觉得自己的神经绷紧到了极致,每一秒都像在火上煎熬。
终于,萧砚开口了,他没有寒暄,单刀直入,目光再次落回书案上——那里,正摊开着沈微献上的那份《泄洪沟渠简易施工图》。
“沈姑娘,这份图纸,”萧砚修长的手指轻轻点在图纸上那清晰的线条和精准的标注处,语气平淡却带着洞穿人心的力量,“构思精妙,标注详实,非深谙水工之道、精通算学与制图者不能为。其分水引流、消能护坡之法,暗合水势运行之理,甚至……颇有几分前朝失传的《河工纪要》残篇的影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