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便是来到了第二天。对于昨天晚上黄浦江畔,东方明珠塔突然射向天空的那道光柱,截止目前为止虽然新闻、报纸、各种现场视频报道不断,但具体原因却一直没有调查清楚。
坐落于魔都西南区域近郊的超自然科学研究院,这里是一座知识与自然交融的静谧场地。银灰色的现代主义玻璃幕墙与爬满藤蔓的红砖外墙相映成趣,既诉说着对科学传统的敬畏,又彰显着探索未知的前沿姿态。主楼中庭高悬的螺旋形艺术装置,以分子结构的意象连接着七层开放式实验室,透过通透的玻璃幕墙,可见身着白袍的研究者们在精密仪器前专注工作的场景,荧光屏的冷光与窗外银杏树的金黄在与日光交织成独特的光谱。
走廊转角处飘散着现磨咖啡的醇香,24小时开放的讨论区散落着写满公式的白板,潦草笔迹间残留着昨夜思维碰撞的火花。理论物理学家与生态学家在量子纠缠与自然科学的对话中,时常迸发出令人屏息的研究灵感。图书馆三层特设的"静思舱"采用仿生隔音设计,窗外人工湿地偶有白鹭掠过,让最烧脑的数学模型推导也能在自然韵律中找到节奏。
这座占地30公顷的园区本身就是生态研究的活体样本,湿地观测站与蝴蝶温室通过地下廊道与主实验区相连,研究员们常在晨跑时带着无线记录仪,将林间鸟鸣转化为生物声学数据。
而就是这样一直存在于这片宁静氛围下的研究院,却是被昨天晚上突发在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塔的事件给打破了!!!
一间气氛压抑而沉默的会议室中,一群身穿白色长袍的科研人员围在一张大圆桌前,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些许严肃,那大圆桌上放着些许照片以及A4纸记录的一些文字叙述,仔细一看,无论是照片里的画面,还是纸上的内容,自然便是昨天晚上发生在东方明珠塔上,跟那一束光柱有关的资料。
坐于首位的是一位已经过了花甲之年,满头银丝,精神抖擞,带着一只老花镜的老者,这位老者是魔都超自然现象协会的会长陈广彬。就在一个小时前,他们接到了来自魔都政府等相关机构的委托,让他们超自然现象协会来负责此次事件的追查。
对于这一次的事件,在场的所有人在经历过昨天晚上看到的那道光柱,以及今天由魔都公安方面传过来的资料来看。他们心中已经大概有了一些答案。但,都在等着陈广彬的意见和答复。
安静的氛围持续了约莫十几分钟,其中一名年过四十岁左右的女子突然坐直了身子看向陈广彬说道:“会长,如果继续让副会长研究下去,这后果没有人承担得起。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那是研究反物质能量才能产生出的能量形态。但是这种研究能让外界知道吗?”
有了一个人开口,自然就会有第二个人开口。坐在女子对面的一位中年男子则是拿着桌上的照片,对着所有人说道:“反物质的研究,对于我们而言,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和高度保密的状态。这么多年我们是一直在给冯志国副会长打预防针,可他了,偏偏就是执着于研究反物质能量。不听我们的劝阻,我提议,将这件事情告诉公安机关,直接让警察来追捕问责。”
“但现在的这种情况,如果不给出大众一个合理的解释,那怎么办了?外界对我们协会难道不会存在质疑吗?还有,反物质能量对大众而言,是什么都不知道。从专业角度来讲,如果说冯志国副会长真的将这项研究,弄出个什么名堂来,那一切都还好说。”这个时候,陈广彬的身旁,一位留着长发的老者,在听了众人的意见,语重心长的分析之后,方才开口说道。而这位老者,是超自然现象协会的另一名副会长关志宏教授,专门负责协会人事行政后勤方面的工作。
陈广彬在听了关志宏一番分析后,神色沉重的看着桌上的一堆照片,在超自然现象协会,专业领域方面数他跟冯志国两人走的最近。毕竟,两人都是从事这方面工作多年了。对于冯志国研究的这些,他不是不知道,但因为经费以及设备的问题,两人之间产生了很多分歧。毕竟,作为会长的他,必须全方面的综合考虑。就像刚刚关志宏说的那样,如果说冯志国能够将反物质能量研究出一些成果的话,无论是对于政府方面还是外界的关注,一切都还好说。但现在的问题......
“老陈,你的意见了?”在陈广彬沉思的时候,一旁的关志宏终究是将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与之而来的还有在座众人期盼的目光。无论怎么说,冯志国都是协会的一员,更是超自然现象协会的副会长。而这件事的决定权还是在他陈广彬的身上。
还未等陈广彬开口,会议室的大门突然被缓缓推开,一名年轻科研人员站在门口看向坐于首位陈广彬的道:“会长,各位教授,现在我们协会门口已经被各大媒体的记者堵住了。还有魔都国安系统的工作人员代表已经安排在了接待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