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贵。"他如实回答,"而且灌装设备要全部更换。"
马工赞许地点头:"务实。"突然压低声音,"但如果是做高端产品呢?比如...矿泉水?"
陈志远后背一紧。他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山泉计划,这位陌生人怎么会...
"别紧张。"马工笑了,"你们承包青龙山的事,全县都知道。"他从公文包取出份文件,"我是省饮料工业协会的,这次来就是想找试点企业。"
文件标题是《软饮料产业发展规划(1981-1985)》。陈志远快速浏览,心跳越来越快——政策明确支持"利用优质天然水源开发特色饮料",还有税收减免和贷款优惠!
"你们有水源,我们有技术。"马工指着文件最后的设备清单,"这条二手灌装线,按报废价处理给试点单位。"
天上掉馅饼不过如此。陈志强强压兴奋,问出关键问题:"条件是什么?"
"两个。"马工竖起手指,"一,省协会占股10%;二,优先供应省城市场。"
谈判持续到月上柳梢。最终方案是省协会以技术和设备入股,占8%干股;同时陈志远承诺在年底前建成标准化厂房。送走考察团后,王丽华忍不住问:"他们为什么选中我们?"
"因为周雅的报道。"陈志远指向墙上贴着的《中国乡镇企业报》,"现在全省都知道我们是改革典型。"
苏晓梅却忧心忡忡:"可我们连矿泉水样品都没有..."
"现在就有了。"秦雪抱着个纸箱进来,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个玻璃瓶,标签上手写着"青龙山泉·试制品1号"。
月光下,四人围坐在院子里品尝第一批样品。淡粉色的液体在玻璃瓶中泛着微光,气泡在杯壁上升腾时发出细微的噼啪声。王小军一口喝干,打了个响亮的嗝:"比汽水好喝!"
"气泡是天然碳酸。"秦雪解释道,"泉水本身含二氧化碳,杀菌时我控制了温度。"
陈志远小口啜饮着。这味道让他想起前世某款高端气泡水,但多了份山野的清新。更难得的是,秦雪竟然想到了用少量山楂汁调色调味,既天然又解决了防腐问题。
"成本核算出来了。"苏晓梅递过一张纸,"按年产十万瓶算,每瓶成本两毛三,零售价至少能卖五毛。"
利润空间比辣酱还大!陈志远立刻在笔记本上列出行动计划:1.水源地保护;2.设备引进;3.商标注册;4.渠道铺设...
"还有个问题。"王丽华一针见血,"赵家的地怎么解决?"
众人陷入沉默。秦雪突然起身:"我去趟县里。"她收拾医疗箱的动作干净利落,"有个患者是赵建国的堂叔。"
这个暗示再明显不过。陈志远想说什么,却被秦雪制止:"医患关系是另一回事。"她背起药箱时,白大褂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明天给你消息。"
当夜,陈志远在粮仓修改规划图到凌晨。山泉项目的出现,让原先单一的辣酱产业突然有了双轮驱动的可能。他正勾勒着水厂管线走向,门突然被轻轻推开。
苏晓梅端着油灯进来,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秦医生回来了吗?"
"还没。"陈志远收起图纸,"怎么还没睡?"
少女放下油灯,从怀里掏出个布包:"给你的。"展开是双千层底布鞋,"听说...山泉水厂那边石子多..."
陈志远接过布鞋,掌心触到细密的针脚。在灯泡厂昏黄的灯光下,能看清每平方厘米至少有二十针,鞋底还用红线绣了个小小的"远"字。
"我娘教的。"苏晓梅低头摆弄着衣角,"说男人走远路,得有双好鞋..."
陈志远喉咙发紧。前世那些意大利手工皮鞋,没有一双让他如此动容。他试着穿上,尺寸分毫不差,不知这丫头什么时候量的他脚码。
"谢谢。"他轻声说,"等水厂建好了,第一个带你去参观。"
苏晓梅眼睛亮了一下,又迅速暗淡:"秦医生懂得多...她陪你去更好..."
煤油灯"啪"地爆了个灯花。陈志远突然明白这些天苏晓梅的异常从何而来。他放下鞋,正想解释什么,远处突然传来吉普车的引擎声。
秦雪带着满身露水冲进来,白大褂下摆沾满泥浆,但眼睛亮得惊人:"谈成了!"她挥舞着一张纸,"赵家同意置换,条件是医疗站优先给他家老人看病。"
这个结果比预期好太多。陈志远接过协议查看,发现签字的是赵建国父亲——那个据说从不低头的倔老头。他惊讶地看向秦雪:"怎么做到的?"
"老爷子有老寒腿。"秦雪轻描淡写地说,"我给他做了针灸。"她突然压低声音,"顺便发现个秘密——他们家后院的古井其实连着青龙山水脉。"
这个信息如同闪电劈开夜空。陈志远瞬间明白了赵家为何死守那片山地——那口井不仅是水源,更是风水命脉!
"明天就签正式合同。"秦雪疲惫地坐下,"老爷子答应说服其他族人。"
苏晓梅默默递来一杯热茶。两个姑娘的目光在蒸汽氤氲中短暂相接,又各自移开。陈志远突然意识到,山泉项目不仅改变了产业格局,也在微妙地重塑着团队关系。
晨光微露时,陈志远在规划图角落写下新目标:"双品牌战略:'晓梅辣酱'主打大众市场,'青龙山泉'进军高端。"钢笔在"青龙"二字上顿了顿,洇出一朵小小的蓝花。
远处传来第一声鸡鸣。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属于他们的商业版图,正在这1981年的晨曦中悄然扩张。
喜欢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www.souyuxs.com)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搜娱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