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安山,一个土匪盘踞之地,有四个寨子,以青龙寨为主,其他三寨为白虎寨、朱雀寨、玄武寨。
这四个寨子互相独立,但又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了上安山这股势力。
但不同的是只有青龙寨是不分黑白,欺凌百姓,助纣为虐。
而其他三寨虽然也是土匪,但是从未伤害过百姓,还经常接济穷人。
且其他三寨也都没给日本人什么好脸色,而青龙寨不仅不抵抗,反而还为虎作伥,欺负村民。
这四寨首领中,青龙寨寨主名为胡正林,四十余岁,喜好美色和金银。
白虎寨寨主名为杨虎,四十岁,脾气暴躁,行事果决。
朱雀寨寨主名为常碧云,女子,三十岁,巾帼不让须眉。
玄武寨寨主名为关义长,四十五岁,为人仗义,颇有侠义之风。
四寨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能够团结一致的。
而这四寨中,就属青龙寨最为嚣张跋扈。
其他三寨虽然看不惯青龙寨的所作所为,但迫于胡正林的势力,也只能忍气吞声。
白虎、朱雀、玄武三寨因坚定抗日,与日本人为敌,引起日本人的不满。
于是,日本人决定先除掉他们,再对付其他抗日志士。
可上安山上的土匪们的寨子都建在非常隐秘的地方。
加上土匪们熟悉地形,日本人几次围剿都无功而返。
这让日本人十分恼火,但又无可奈何。
于是,日本人决定智取,日本人开始收买胡正林,试图通过他渗透到上安山。
胡正林是个贪财好色之徒,很快便落入了日本人的圈套。
日本人利用胡正林,在上安山安插眼线,搜集情报。
另一边,其他三寨的抗日行为让八路军有了要收编的想法。
八路军认为上安山的土匪们虽然出身草莽,但是有爱国之心,只要加以引导,就可以成为一股抗日的重要力量。
这天,石家村,团长程赫光来了一封信。
石云天三人刚来到驻地,就看到张锦亮手里拿着一封信在看。
石云天走上前去,问道:“张连长,信上说了什么?”
张锦亮抬起头,把信递给石云天:“是程团长来的信。”
石云天接过信,认真地看起来。
信中提到:上安山的土匪们虽然以前做过一些恶事,但大多已经改过自新,而且他们熟悉地形,擅长游击战,可以成为抗日的一股重要力量。
程团长希望张连长能够派人去上安山,与他们接触,争取将他们收编。
石云天看完信后,说道:“程团长说得有道理,上安山的土匪们虽然以前做过一些坏事,但是也有很多是被逼无奈才落草为寇的。如果能够把他们收编过来,就能增加一股抗日力量。”
张锦亮点点头:“我也正有此意。不过,上安山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不能贸然行动。”
柳燕梅这时也走了过来:“是啊,上安山的情况我们不了解,万一他们不配合怎么办?”
张锦亮想了想:“这样吧,我们先派人去上安山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再做决定。”
柳燕梅问道:“派谁去呢?”
张锦亮思考了一下,说道:“我看就派高振武去吧,他身手好,又有经验。”
柳燕梅点点头:“好,那就这么定了。”
石云天也说道:“我也一起去吧,我对上安山的情况比较熟悉。”
柳燕梅有些犹豫:“可是,你年纪还小……”
石云天打断她的话:“柳老师,你不用担心,我虽然年纪小,但是身手不错,而且我经常去上安山,对那里的情况很熟悉。”
柳燕梅想了想,说道:“好吧,那你一定要小心。”
石云天点点头:“放心吧,柳老师。”
第二天,石云天和高振武便出发前往上安山,小黑跟在身后。
两人一路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上安山,上安山,山势险峻,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石云天和高振武站在山脚下,抬头看着眼前的这座大山。
高振武说道:“这上安山果然易守难攻啊。”
石云天点点头:“是啊,不过也正因为这样,上安山的土匪们才能在这里生存这么久。”
高振武说道:“走吧,我们上山去。”
石云天和高振武两人沿着山路,向上安山深处走去。
两人一路上走走停停,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突然,小黑冲着不远处叫了起来。
石云天和高振武警惕地看向小黑叫的方向。
他们看到不远处站着几个土匪打扮的人,正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
石云天和高振武对视一眼,然后缓缓向土匪走去。
土匪们看到石云天和高振武走过来,也警惕地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其中一位土匪走上前,厉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高振武走上前,拱手说道:“我们是八路军,是来拜访你们寨主的。”
土匪上下打量着高振武和石云天,说道:“八路军?我怎么没听说过,你们不会是日本人的奸细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