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还在下,像是要把整个皇宫的污浊都冲刷干净。我站在寝殿门前,望着冷宫方向,嘴角微扬:“这只是开始。”
三日后,圣旨下达。
马皇后被贬居冷宫,小良子等人伏诛。
我站在寝殿门前,望着冷宫方向,嘴角微扬:“这只是开始。”
雨还在下,但这次,像是洗去了许多东西。
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可我已经准备好了。
——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进宫墙,我正倚在窗边翻看一卷奏折,是关于江南粮仓的账目。小贵子端着一碗参汤进来,轻声道:“娘娘,昨夜锦衣卫传来消息,说燕王派人秘密联络几位勋臣。”
我抬眼看他:“燕王?朱棣?”
“正是。”他压低声音,“据说是在拉拢兵部的人。”
我放下茶碗,心头微微一沉。皇子夺嫡之势已起,连最年幼的皇子都在蠢蠢欲动。
“太子那边呢?”我问。
“太子依旧稳坐东宫,但底下人已经开始各自站队了。”小贵子顿了顿,“听说秦王和晋王最近走得近,背后都有人在推。”
我点点头,心中已有数。
这后宫,从来就不是只争宠的地方。如今前朝动荡,皇子们也嗅到了机会的味道。
“盯紧他们。”我低声吩咐,“尤其是秦王那边。”
小贵子应声退下。
我靠回椅中,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扶手。这场戏才刚开始,而我,已经成了主角之一。
——
几日后,早朝上发生了一件事。
户部新任尚书弹劾我兄长贪墨军饷。我兄长虽未入仕,但在外经营商号,与朝廷有诸多往来。
朱元璋当场震怒,命人彻查。
我心知肚明,这是有人在背后推动。果然,当晚小贵子便来报,说是秦王暗中指使那名尚书所为。
“马皇后虽被贬居冷宫,但她那些旧部并未消停。”小贵子咬牙道,“她一直在暗中支持秦王。”
我冷笑一声:“看来她还没死心。”
“娘娘打算如何应对?”小英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
我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明日我要亲自去见陛下。”
“可……”小英迟疑,“陛下这几日心情不好。”
“那就让他心情好一点。”我站起身,披上外衣,“走吧。”
——
御书房内,朱元璋正批阅奏折,眉头紧锁。
“臣妾见过陛下。”我行礼,语气温柔。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
“陛下,臣妾今日前来,是为家兄之事。”我开门见山。
“哦?”他终于开口,“你怎么看这件事?”
“臣妾以为,此事必有蹊跷。”我语气坚定,“家兄虽经商,但从未涉足军务。若真有贪墨之实,为何偏偏在此时爆发?”
朱元璋沉默不语。
我继续说道:“况且,户部尚书与秦王素有私交。此举恐怕并非公义,而是另有目的。”
他目光一闪,显然听进去了。
“陛下。”我跪下,“臣妾愿以性命担保,家兄绝无此意。若陛下不信,臣妾愿随同彻查。”
他看着我,许久才道:“你先回去,朕会查个水落石出。”
我叩首告退。
走出御书房时,天色已晚,风卷着落叶从脚边掠过。
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
不出所料,几日后调查结果出来,确属诬陷。那名尚书被贬官流放,秦王也被朱元璋训斥一番。
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另一名皇子——周王,突然在宫中散布谣言,说我勾结胡惟庸余党,意图毒害马皇后。
一时间,后宫人心惶惶,部分妃嫔对我态度大变。
“娘娘,这事必须尽快澄清。”小英急道。
“不急。”我淡淡一笑,“让他们演下去。”
果然,几天后,陈矩送来一份密报:周王曾私下接见过一名江湖术士,此人精通毒术。
“把这份证据送进御书房。”我对陈矩下令。
他点头离去。
次日,朱元璋召见周王,当面质问他是否与术士有关联。周王支吾其词,最终承认受人蛊惑。
朱元璋大怒,将他软禁于府中,并削减俸禄。
风波再起,我却安然无恙。
——
然而,真正的危机,在我毫无察觉时悄然逼近。
那天夜里,我正在用膳,小贵子匆匆跑进来,脸色发白。
“娘娘!”他喘着气,“大事不好!冷宫那边传出话来,说马皇后病重垂危,临终前想见您一面。”
我一愣。
“她想做什么?”小英皱眉。
我放下筷子,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她想让我去冷宫,亲自送她最后一程。”
“那……我们去吗?”小贵子问。
我站起身,整理衣衫:“当然要去。”
“可是——”小英还想劝。
“放心。”我笑了笑,“她若敢动手,我会让她后悔莫及。”
——
冷宫阴冷潮湿,风吹得烛火摇曳不定。
马皇后躺在榻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