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十二月初四,巳时初刻。紫微城观星台顶层的浑天仪在阳光中泛着冷光,司南跪坐在石案前,面前铺开长安日晷分布详图与墨九新绘的洛阳日晷篡改图。天枢符静静躺在图卷中央,符身的 "天枢" 二字与两张图纸的北斗标记形成微妙共振。
"长安位于东七区,洛阳偏东十五里," 司南的指尖划过图纸上的子午线,"按《戊寅元历》测算,两地经度差导致真太阳时相差一刻又三分之二。" 他忽然想起在长安太史局的测算,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的误差曾是破解首案的关键,此刻在洛阳却呈现出诡异的规律性偏移。
墨九跪坐在右侧,机关盒投射出双城日晷的三维模型。司南发现,洛阳的日晷刻度在天枢星位普遍东偏七度,与长安首案的日晷偏移角度完全一致 —— 这不是自然误差,而是人为制造的 "星象同步"。"他们在复制二十年前的舞弊数据," 司南沉声说,"就像钦天监虚报冬至时间,这次要让洛阳的星象成为长安伪象的镜像。"
阿夜的狼首面具突然凑近图纸,弯刀刀尖点在洛阳司水坊的标记上:"发现的磁石矿脉正在干扰日晷,就像磁石影响方位判断。司南,这种干扰能让时差误差扩大到两刻钟吗?"
司南取出长安日晷误差表,与墨九刚刚测算的洛阳数据重叠。当两套误差曲线完全重合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不是扩大,是精准匹配!星象结社用西域磁石校准洛阳日晷,使两地误差同步,从而制造出 ' 七星连珠现象在双城同时发生 ' 的假象。"
墨九比出 "磁石共振" 手势,机关盒显示司水坊的磁石反应强度与观星台日晷完全一致。司南忽然想起铜符材质的西域矿山,原来星象结社早将磁石矿脉纳入祭祀布局:"他们在两地日晷埋入同批次磁石,通过共振同步误差,就像用铜符烙印标记祭品,这次标记的是整座城池的时间。"
阿夜的手指划过洛阳观星台的刻度篡改记录:"发现的暗线密码,每道都对应长安二十年前的舞弊数据。司南,这会不会和玄武门之变的星象伪造有关?"
"何止有关," 司南的声音中带着寒意,"星象结社要在洛阳重演玄武门的时间诡计。二十年前,他们通过篡改长安日晷,让星象显示 ' 天命所归 ';现在要让洛阳的日晷证明 ' 七星连珠灭唐 ',而核心就在时差误差的三重嵌套。"
墨九突然比出 "三重嵌套" 手势,机关盒分解出时差的三层结构:最外层是自然经度差,中间层是磁石干扰误差,最内层则是日晷刻度的人为篡改。司南点头:"第一层用《戊寅元历》的官方数据迷惑,第二层用磁石制造科学假象,第三层用星象密码锁定祭祀时间 —— 和三重不在场证明如出一辙。"
阿夜取出箭矢分析报告,箭头的西域磁石成分与司水坊矿脉完全一致:"突厥商队负责运输磁石,波斯占星师校准密码,就像星象结盟。他们甚至在箭矢毒剂中混入磁石粉末,为的就是让祭品成为时间诡计的活体坐标。"
司南的指尖停在洛阳定鼎门的标记上,那里的日晷刻度被篡改得最严重:"定鼎门对应长安朱雀门,是星象结社的双城坐标原点。墨九,测算定鼎门日晷在子时的显示时间与真实时间的偏差。"
墨九的机关盒快速运转,十二道指针在双城模型上划出光带:"显示子时初刻时,真实时间是丑时一刻,误差正好对应均时差最大值。" 他比出 "祭祀时间" 手势,指向观星台祭坛的铜符残片。
司南恍然大悟:"他们要在显示子时的时刻启动祭祀,利用时差让长安方面误判,就像用浑天仪投影伪造时间。但这次的目标不是单一案件,而是整座洛阳城的星象仪!"
阿夜皱眉:"祭祀需要七名祭品对应北斗,现在每座观星台的日晷刻度篡改,会不会对应不同星位的祭品?"
"正是如此," 司南展开卷宗总结,"守将是天枢位,西南角观星台的祭品会是天璇位,每个星位的日晷误差都经过精确计算,确保祭祀时七星方位在双城同步显现。"
墨九忽然比出 "星象重叠" 手势,机关盒将洛阳日晷的篡改刻度与长安二十年前的数据重叠,竟拼出完整的玄武门地形图 —— 与铜符背面的微雕完全一致。司南的玉佩突然发热,映出记忆中父亲在星象仪前测算的场景:"二十年前,父亲发现了他们的诡计,所以在铜符刻下地形图作为反制标记。"
阿夜望向浑天仪,发现其阴影正以诡异的规律移动:"司南,浑天仪的转速被修改过,配合日晷误差,能让星象投影始终指向祭祀方位。"
司南点头,取出铜符触发的星象投影记录:"现在的浑天仪投影不是真实星象,而是二十年前的伪象。星象结社要通过时差误差,让洛阳重现玄武门之变的星象,从而证明 ' 七星连珠灭唐 ' 是天命所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