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弥牟最早出现在史料,是鲁昭公13年的时候,即公元前529年。为好好讲讲士弥牟的故事,我们把历史倒推回那个年代。
公元前532年,鲁国入侵莒国,一举占领了莒国的郠邑。莒国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祭出大杀招:到诸侯联盟盟主晋国那里告鲁国的状。
当时鲁国国君鲁昭公听说莒国去晋国告状了,立即亲自赴晋国解释说明具体情况。
但晋国已经收了莒国的贿赂,居然派人在黄河岸边堵着鲁昭公:不见!
当时,代表晋国拒绝鲁昭公的,正是士弥牟。士弥牟,范氏家族的一个旁枝,士文伯范匄之子。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士文伯范匄,与范鞅的父亲范宣子范匄,同宗同氏同名,乃堂兄弟关系。
但两家关系一般,尤其是两个范匄去世后,各自的儿子,即范鞅与士弥牟,很不对付。究其原因,也是因士弥牟实在是看不惯范鞅的人品。
当时,士弥牟代表晋国拒绝了鲁昭公的朝见,还拘捕了参加诸侯会盟的鲁国执政上卿季孙意如。
之所以让士弥牟来做这份工作,是因为士弥牟担任了晋国理官,掌管刑狱诉讼。
公元前519年,鲁国与邾国闹了矛盾,具体是鲁军袭击了因天降暴雨不得不“借道”的邾国军队,邾军损失惨重。
与莒国一样,邾国向晋国告状。晋国收受了贿赂,就拘捕了鲁国执政上卿叔孙诺。
要知道,相比莒国、邾国这样的二流诸侯,且并非姬姓诸侯,鲁国对晋国而言重要的多。而且,历史上鲁国与晋国关系一向很铁。
但晋国仅仅是因为当权派收受了贿赂,就对自己忠心的小兄弟鲁国下狠手,这寒了鲁国的心,也让一些忠贞的晋国人看不下去。看不下去的人中,就有士弥牟。
史料记载,士弥牟苦口婆心向当时晋国中军将韩起摆事实讲道理,终于解救了叔孙诺。
在周王室王子朝内乱事件中,士弥牟又代表晋国出使周王室。在经过认真调研后,士弥牟认为王子朝为叛军,晋国应支持周敬王。
同时,士弥牟还认为,由于周王室力量太弱,作为大周王朝最重要的支持力量,晋国应帮助周王室强化军事防御。
防御计划分两部分,一是列国诸侯都向周王室交纳钱粮,分兵守卫成周。二是提出筑城成周的建议。
该计划被晋国国君晋顷公以及中军将韩起采纳。于是,士弥牟主持了大周王室的成周防御计划。
根据计划,第一部分,是列国诸侯出钱、出粮、出兵,帮助卫戍周王室。
士弥牟是代表当时中原诸侯联盟盟主在主持着这宏大的周王室防御计划,列国诸侯谁敢不从?
但有一个诸侯国表示了不满,宋国。
宋国认为自己是大周王朝的贵宾,而不是属下。
你们大周王朝内部出了事,却要让咱老宋这样的贵宾出钱出力出粮出兵?
做梦呢!
宋国不愿奉晋国之命。
士弥牟站在正义的高度,加上以着强大的母国晋国为后盾,对宋国予以了严厉批评,最后使宋国不得不低头。
列国诸侯出钱出粮出兵卫戍成周后,大周王室很快稳定了局势,以王子朝为首的叛军遭到了沉重打击。
士弥牟为大周王朝立下了赫赫功勋,受到大周王朝上下以及整个春秋江湖的肯定。
所以,士弥牟被立即提拔为晋军司马,并受封为晋国邬邑大夫,人称司马弥牟。
接下来,士弥牟着手实施大周王室防御计划的第二部分:筑城成周。
所谓筑城成周,就是列国诸侯均派出民夫、工匠和军队,帮助周王室修筑成周城墙。
筑城成周是一项浩大的建设工程项目,该工程项目总指挥为士弥牟。
史料记载,公元前510年冬,士弥牟亲自负责了成周城的总体设计,“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恤,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糇粮”,展示了超强的管理能力。
具体讲,就是城墙的长度、高度计算,墙体厚的度,护城河和防护沟渠的深度,从哪里取土,以及土方测算和运输远近,以及开工日期的选定和计划竣工日期的预测,总共需要的人力、材料,需要用到的粮食以及工钱开始,均由士弥牟一手操持完成!
这就是总设计师的风范。
这样的人才,列国诸侯,尚有几人?
然后,士弥牟还要将一切都公正公平公开地分摊给列国诸侯,再报至大周王朝卿士刘文公那里获得初步批准,再报至晋国中军将魏舒那里审批。
据说,魏舒还亲自现场监工,由于士弥牟超强的计量、管理能力,成周筑城工程非常顺利。
但是,幺蛾子又来了。
又是宋国。
按理,士弥牟已经将列国诸侯应该承担的工作任务都明确了,各国都没有意见,但宋国大夫仲几却认为,宋国吃亏了。
理由很简单,因为宋国认为滕国、薛国、郳国本就是宋国的附庸,所以不能按士弥牟给列国诸侯分派的任务承担工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